当地的文人墨客和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人。
陶侃的子孙后代中,陶瞻在东晋为官,官至散骑常侍,他继承了陶侃的忠诚和正直,在朝廷中颇有声誉。陶茂也在地方任职,以治理有方闻名。
陶侃在历史上地位颇高。在东晋时期,他是稳定政权的重要功臣,被皇帝和百姓敬重。例如,在平定苏峻之乱后,他在江南地区的威望极高,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在后世,他也被视为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唐朝时,李隆基对陶侃的军事才能极为赞赏,大臣张九龄上奏,称赞陶侃的功绩和品德,建议将他列入武庙,以表彰他对东晋稳定的巨大贡献。在宋朝,赵匡胤也认可陶侃的成就,大臣赵普再次上奏,请求将其列入武庙。虽然也有个别大臣对他进入武庙提出过一些质疑,比如认为他在某些战役中的手段过于强硬,但这些声音并未影响他最终进入武庙。
陶侃被神话的作品有《东晋风云录》,作者佚名,写作时间大约在宋代。书中将陶侃描绘成近乎完美的英雄,他在平定叛乱中的智慧和勇气被无限放大,甚至有一些超自然的描写,如他能预知敌军的行动,有神兵相助等。还有《陶侃平叛志》,作者李华,明代作品,书中详细讲述了陶侃的平叛事迹,对他的军事成就进行了夸张的渲染,将他塑造成拯救东晋的关键人物。
在诗词歌赋中,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虽未直接提及陶侃,但他作为东晋的英雄人物,可从侧面反映出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三首》中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州。” 陶侃在江州的作为与这一地区的历史变迁相关,也可间接体现他的意义。
陶侃一生著有《陶侃集》,这是后人收集整理他的文章、书信等而成。成书于东晋之后,主要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