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沾满雨水的桃花冲进病房,刚把桃花放在他的手上时表哥的呼吸机正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护工红着眼眶摇头,我攥着花枝的手突然没了力气。
玻璃窗映出我扭曲的脸,和身后匆匆赶来的舅母重叠这个用水果刀抵着手腕逼他们分手的女人,此刻正用戴着翡翠镯子的手抚摸儿子冰冷的面颊。
……沈怀瑾大二那年春天,命运悄然转折。
那天,他抱着沉甸甸的专业书籍,脚步匆匆地赶去上课。
在教学楼的转角处,拿着桃花的顾兰亭撞进沈怀瑾怀里的瞬间,那册《楚辞草木疏》在空中划出青色弧线。
十七颗星月菩提应声迸散,在青石板上滚成残缺的银河。
“我的桃花!”
顾兰亭惊呼,马尾辫上的桃花瓣扑簌簌落在沈怀瑾手上。
她慌慌张张地蹲下身去捡那些散落的佛珠,后颈处微微露出的朱砂色胎记,恰似沈怀瑾熬了三个通宵修复的楚国葬器纹样——战国帛画上的蟠桃纹。
自那之后,沈怀瑾总会不自觉地在校园里寻找顾兰亭的身影,而顾兰亭似乎也常常出现在沈怀瑾会经过的地方。
图书馆、教学楼的走廊,甚至是校园的小径,总能看到他们两人交谈的画面。
他们讨论着各种文物和学术问题,眼神里满是热忱与专注。
一次偶然,在学校的文物修复室。
顾兰亭正捧着那串用金缮技艺修补好的佛珠,小心翼翼地递给沈怀瑾,紫檀木盒里还静静躺着二十八个桃核雕刻的星宿图。
“你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心思修复这些?”
沈怀瑾的声音低沉而温柔。
顾兰亭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我只是觉得,这些佛珠对你很重要,而且,残缺的东西也可以通过修复变得更有意义。”
“就像我们偶然的相遇,也许一开始是意外,但也可以成为特别的开始。”
沈怀瑾接过佛珠,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些金缮修复的裂痕,桃胶混合着金粉。
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别样的故事。
他又拿起那些桃核雕刻的星宿图,仔细端详,每个桃核上的雕刻都栩栩如生,那繁复的纹路,一看便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从那之后,两人的关系似乎更近了一步。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文物展览筹备中,沈怀瑾和顾兰亭被分在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