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自成的女频言情小说《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朱元璋李自成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再见是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说了吗,陛下要给天下的富户们加赋,这笔钱要拿来,供天下所有的娃娃们读书。”“此话当真?还得是咱汉人的天子啊!这才是咱老百姓的福气啊!”“我还没说完呢,你知道咋着?就拿太常寺丞吕本吕大人,带头上书啊,说什么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十年寒窗?”“啥玩意?咱陛下也是穷苦人出身!他姓吕的这么说,不想活了?”“可不是吗,陛下是勃然大怒啊,但是你想想,那些御史官老爷们,都是什么人?都是富户啊,他们能答应吗?”“可怜咱陛下,年纪这么大了,被吕本这个老东西给气的哟。”“放他,娘的屁啊!姓吕的这个老东西,别让老子在路上看着他们,不然老子非得一铁锹拍死他们!”愤怒的男人激动的走出坊市,想要去找街坊邻居们打听一下消息。却没成想,今天晚上,金陵各坊市的...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朱元璋李自成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听说了吗,陛下要给天下的富户们加赋,这笔钱要拿来,供天下所有的娃娃们读书。”
“此话当真?还得是咱汉人的天子啊!这才是咱老百姓的福气啊!”
“我还没说完呢,你知道咋着?就拿太常寺丞吕本吕大人,带头上书啊,说什么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十年寒窗?”
“啥玩意?咱陛下也是穷苦人出身!他姓吕的这么说,不想活了?”
“可不是吗,陛下是勃然大怒啊,但是你想想,那些御史官老爷们,都是什么人?都是富户啊,他们能答应吗?”
“可怜咱陛下,年纪这么大了,被吕本这个老东西给气的哟。”
“放他,娘的屁啊!姓吕的这个老东西,别让老子在路上看着他们,不然老子非得一铁锹拍死他们!”
愤怒的男人激动的走出坊市,想要去找街坊邻居们打听一下消息。
却没成想,今天晚上,金陵各坊市的铁闸,好像都“忘记”锁了。
整整一夜,偌大的京城乱成了一团糟。
百姓们走街串巷,叫骂之声不绝于耳。
从吕文焕开始,吕府的家眷,便开始被轮流问候。
今日朝堂之上,吕本一战成名,刚一回到太常寺,便有大批的文官前来恭维吕本。
毕竟他吕本是当今国丈,同时今日之事,他们的子孙后代,可都是直接获利者。
更是有几名御史言官,愿意拜入吕本门下。
听着这些“青年才俊”们一口一个“恩师”叫着。
原本冷板凳坐习惯了吕本,在众人的一通吹捧之下,不由得飘飘然了起来。
入仕多年,这还是吕本第一次体会到,众星捧月的感觉。
一众士大夫在太常寺足足待了一整天,夜半宵禁之后,才陆续散去。
吕本——送别了自己的“爱徒”们,径自走出了衙门。
刚一出衙门,就看到了在外面,簇拥着的一众百姓。
那些百姓见吕本出来,顿时便“哗啦啦”的站起身来,死死的盯着被家仆簇拥着的吕本。
吕本心头不由得一喜,难道自己的威名,这么快就在京城传扬开了?
还没等吕本高兴太久,便听面前的人群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他就是吕本!”
吕本闻言一愣,毕竟也是“公众人物”了,还是想要维护一下自己的形象。
当即便面带微笑的作揖躬身道:“不错,老夫正是吕本,不知各位乡亲们有何事要说?”
话音刚落,太常寺外便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片刻之后,吕本面前的百姓做鸟兽散。
吕本讶异的看着四散离去的人群,心中带着无限的诧异上了马车。
刚一上车,便不知被什么东西给绊了一脚“砰!”的一声,老头迎头便直接摔进了马车里。
“老爷,您没事吧?”
“这谁啊?往马车里放这么大块木头?”
周围的家丁们均是一头雾水,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吕本便不耐烦的摆摆手道:“行了行了,赶紧回府!”
伴随“啪”的一声马鞭声传来,马车的车轮缓缓转动。
“嗖!”
“嗖!”
几声石子破空的声音传来,径直砸在了吕本的脑门之上。
还没等吕本破口大骂,便听到马车的车辕处,传来了一声脆响。
“咔吧!”
而后吕本便感觉脚下一空,整个马车的车厢,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直到这个时候,即便吕本是傻子也能反应过来,这就是有人在故意暗害他!
“老夫是当今国丈!”
“是朝廷命官!还反了你们了不成?!”
“老夫要报官!”
吕本歇斯底里的咆哮声,在空荡荡的巷口回荡良久。
发髻凌乱的吕本,从一堆碎木板中,艰难的爬出来,指着一旁的管家,气急败坏的咆哮道:“老爷我要去应天府报官!”
“这马车就放在这里!案子没查清楚之前,谁也不准动!”
说罢,吕本连家也顾不上回了,步履蹒跚的便朝着应天府衙走了过去。
刚一到府衙,吕本便气急败坏的,对着应天府衙,当值的差役咆哮道:“有人当街谋害朝廷命官,你们应天府是怎么办差的?”
听到吕本的呵斥,府衙里的差役登时便脸色大变,赶忙找来了一把圈椅让吕本坐下。
“敢问大人名讳?”
吕本见状,面色才稍稍缓和了些许,冷哼一声径自坐下道:“太常寺,吕本。”
刚一听到吕本俩字,原本还热情洋溢的两名差役,面色顿时便松垮了下来。
但吕本终究是国丈,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只得在一旁恭维道:“吕大人,您来的真不巧啊,我们衙门里的人都忙着呢,这帮刁民就是就不服管啊,我们实在是忙不过来。”
“说实话,您这事还真不算大。”
“您多担待,我们忙完之后,必定严查此案!”
吕本闻言登时便勃然大怒,气急败坏的指着那衙役的鼻子咆哮道:“那你说,什么事情算大!老夫乃堂堂朝廷命官!被人当街把车给拆了......”
还没等吕本说完,便有一老姬,哭丧着脸急,着跑进了府衙,打断了吕本的话。
“唉哟,官爷,出大事了啊!”
“老身养的猫蹿到树上去了,怎么叫都不下来啊!”
当值的衙役登时便来了精神,一本正经的喊道:“老人家,您这可是大事啊!您放心,我这就跟您一同去,把那猫给救下来!”
“老人家,您一个人孤苦伶仃不容啊......”
说罢,那衙役便拉着老姬的手,悄然离开了府衙。
衙役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不加掩饰的,抽在了吕本的脸上。
吕本气急败坏的拎起自己屁股下面的圈椅,狠狠的砸在了地上,声嘶力竭的咆哮道:“本官连一只猫都不如吗?应天府衙的人都死哪去了?都忙着抓猫去了吗?”
话音未落,便听到角落里一个幽怨的声音传来:“都忙着去给娃娃们挣束脩去了,陛下的德政不是被人给拦下了吗?”
话音刚落,方才还脸红脖子粗的吕本,脸色顷刻之间便变得煞白。
吕本总算是知道,今天为什么情况,这么不对劲儿了。
这明摆着就是有人,恶意暗害自己啊!
鸡鸣山,一座小山村。
“任先生土豆发芽了!”朱元璋笑着说道。
主角:任以虚。
年龄:十坤年。
地点:大明洪武朝,鸡鸣寺附近一座小山村。
经历:探险人迹罕至的大山,突遇山体滑坡,意外穿越大明。
身体状况:脑部受伤,导致双目暂时性失明。
当前状态:任以虚还不知穿越到了大明,以为自己处在一个,常年不与外界联系的山村中。
系统:每日签到系统。(每日签到,可以获得,土豆,牙膏,各类课本,蒸汽机等......)
朱元璋,明太庙,祭祀先祖,任以虚突然出现。
朱元璋惊为天人,以为是祖宗显灵,滴仙下凡。
之后,将其安排在了,鸡鸣寺附近的一个山村中,自己则当起了村长。
“元朝的历史,昨天讲完了,今天我们讲大明的历史。”
“咱们先从吊死煤山的崇祯帝说起!”
“大明虽说最后亡于崇祯帝朱由检,但其实亡于万历。”任以虚感慨道。
“允文承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不对啊。”
“老大家没有由字辈啊.....”
朱元璋的眉头一紧。
经过这么多天的了解,他知道任以虚不是一个会骗他的人。
“任先生,大明这帮孝子贤孙,起名都没有按照祖训?
吕氏直接将心一横,咬着牙,便朝着棺椁之中的常氏,伸出了手。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竹林之中“噌”的一声,传来了火折子点火的声音。
片刻之后,竹林之中便冒出了一道道火光。
在这火光的映射下,二虎的脸,悄然出现在了,不远处的竹林之中。
二虎的身后,数名锦衣卫正死死的盯着吕氏。
吕氏的脑海之中“嗡”的一声炸响。
不待二虎开口,吕氏便近乎本能的,抢先一步,喊了出来:“快来人,姐姐醒了!姐姐醒了!”
顷刻之间,小院外的灵棚,骤然间便乱做一团。
原本躺在竹榻上的朱标,身上像是装了弹簧一般。
在朱樉的搀扶下,快步跑到了灵棚之中。
“英儿他娘..”
朱标径自扑到了棺椁前。
而朱棣则是眼疾手快的,朝着任以虚的小院跑去,边跑边喊道“先生,先生,我大嫂醒了,我大嫂醒了!”
小院之中,自然也听到了方才外面嘈杂的声音。
栾彬拎着一只药箱,便从小院之中跑了出来。
而朱雄英则是小心翼翼的,用一根竹竿,牵引着任以虚走了出来。
二虎等人久在宫闱之中,自然是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广而告之的。
思虑片刻之后,二虎便留下了两名锦衣卫,盯紧吕氏,自己则是匆匆赶往了坤宁宫,向老朱通禀。
朱樉等人早就已经被震傻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乱做一团的众人,丝毫没有注意到,作为最先发现常氏“还魂”的吕氏。
此时已然是在人群之外,面色煞白的,瘫坐在了地上。
这种小聪明,躲得了初一,难道还能躲得了十五不成?
而此时朱橚已然找来了一碗水,给常氏喂下。
只不过常氏的双眼仍旧紧闭,仍旧是处于气若游丝的状态。
任以虚眉头紧锁:“朱老三,你可还记得,我之前生物课上,教过你们的静脉注射?”
在一旁的朱棡,整个人都不由得,愣在了原地:“先生,那不是......”
还没等朱棡反应过来,任以虚便径自打开了药箱。
“现在病人的情况非常虚弱,必须马上输液,老师的眼睛看不见,就只能靠你了!”
之前上生物课的时候,任以虚便发现,朱老三对静脉注射有些天赋。
现在情况紧急,也只能是瘸子里面拔将军,让朱老三顶上来了。
在一旁的朱棡整个人都麻了。
上这个什么“生物”课的时候,那不就是拿针扎兔子吗?
朱棡当时就是觉得挺好玩的。
就是掐死朱棡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拿这玩意扎人啊!
更何况还是扎自己的大嫂!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朱棡。
此时的朱棡接过了将心一横。
接过了任以虚递过来的针头,经过简单的消毒之后,便对着常氏的手扎了起来。
很快,针头之中便开始出现了回血。
在一旁的朱橚激动的看着针头说道:“三哥,回血了,你一次就扎进去了!”
“啊,哦,好,好......”
此时的朱棡额头上尽是冷汗,早就已然听不进旁人说的,到底是什么了。
任以虚的眉头,却仍旧没有舒展。
因为任以虚知道,这次输的,不过就是一些葡萄糖罢了。
当然这也是病人急需补充的营养,只不过这还不够罢了。
朱标带着常氏过来的时候,任以虚也曾把过脉,但任以虚终究不是专业的医生,只知道一些皮毛罢了。
而山路崎岖,等着自己让朱老大把病人送出去,这一路上,好人都颠出毛病来了,更何况是重病濒死的病人。
无奈之下,任以虚才让朱老大在书院外面“停灵”七日。
就是要赌常氏是微弱死亡,也就是世人说的假死。
因此任以虚才说,只有不到一成的把握。
同样,如果真的假死的话,假死的病人在苏醒之后,必须马上得到积极救治。
这也是任以虚要朱老大在书院外面停灵的原因。
毕竟系统还奖励了一些,山里没有的药品,只有任以虚会使用。
除了葡萄糖之外,任以虚还让朱棡替常氏输了一些抗生素。
这也是任以虚能做的极限了。
好在是出身将门的缘故,常氏的身体,似乎比寻常女子,要强健许多。
很快,常氏的脉搏便稳定了下来。
坤宁宫中,原本已然入睡的朱元璋跟马皇后,被二虎匆匆吵醒。
先前朱元璋已然给过二虎秘旨,凡是有关鸡鸣山的消息,可以不经通禀,直接来叫醒自己。
因此刚一被吵醒,朱元璋便知道,怕是鸡鸣山那边,生了变故了。
朱元璋顾不得更衣,只穿了一身素白的贴身衣物,赤着脚,便走到了大殿之外。
“陛下,大喜啊!太子妃娘娘缓过来了。”
话音刚落,偌大的坤宁宫一片死寂。
太医都已然宣告死亡了啊!
竟然被任以虚给救活了?
朱元璋瞠目结舌的看着二虎问道:“常家那丫头,活过来了?”
说实话,朱元璋原本已然不抱任何希望了。
派二虎过去,主要也是监视吕氏的动向,万万没想到,常氏竟然就这么起死回生了!
连马皇后都在一旁道:“重八,这个任先生,当真是咱们朱家的贵人啊!”
朱元璋震惊之余,显然是察觉到了,二虎的话,似乎并没有说完。
“可是那吕氏,又干了什么?”
二虎低下头,悄然道:“陛下,太子妃醒来时,周围只有吕侧妃一人。”
“当时,卑职看吕侧妃的样子,好像是要......”
朱元璋的眉头一紧,咬着牙问道:“好像是要做什么?”
“想要掐死太子妃....”
朱元璋的脸色,不由得随之阴冷了下来。
而二虎则是继续说了起来:“当时卑职情急之下,直接命人点亮了火把。”
“在看到卑职之后,吕侧妃才将太子殿下,以及各位王爷喊醒。”
“卑职没有多停留,便赶回了宫中,向陛下通禀。”
朱元璋这次加赋,就是要让天下的穷人都能读得起书啊!
平日里这帮儒生,哪一个不是把,弘扬圣教,挂在嘴边上?
哪一个不是把,天下苍生,压在皇帝的身上?
谁成想到,今天这一手,被朱元璋给玩了!
满朝文武,支支吾吾!
这是朱元璋继位以来的第一次!
朝堂之上,终究没有等闲之辈,很快便有人发现了朱元璋的意图。
不知是谁,在朝班之中,轻声说了一句。
“这,这不是让富户出钱,给穷人家的孩子们读书吗?”
原本就有些尴尬的朝堂,闻言顿时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而后不到几个呼吸的时间,便炸开了锅。
“让咱们出钱,供长工家的娃子读书?”
“不仅如此,他们长工家的娃子,将来还要跟咱们的孩子们一块考科举!”
“简直是岂有此理啊!”
“我家那几个小兔崽子本就不争气,哪有他老子我当年半分样子!”
朝堂之上的这些百官,有人出身豪门世族,也有人出身寒门。
只不过让朱元璋讶异的是,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反而对这件事情更加惊恐。
这才是真正出乎朱元璋意料的事情。
原因无他,因为这些“寒门贵子”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就算是把他们关在书房里饿死,他们也不会在有,当年自己读书那般刻苦了。
他们同样也知道那些“寒门子弟”真的读起书来,有多可怕!
最重要的是,那些豪门世族,都已然富贵了多少代了!
自己家才刚刚开始啊!
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好不容易位极人臣,还不如晚出生几十年?
不少的御史言官支支吾吾。
他们早就习惯了,站在大义的角度上,去指责他朱元璋的过失。
谁能想到,今天朱元璋竟然抢先一步,站在了大义这一边!
彻底把他们给整不会了。
百官的目光,顷刻之间便集中到了胡惟庸的身上。
好歹你胡惟庸也是百官之首,赶紧站出来说句话啊!
但是胡惟庸也不是傻子啊!
这种事稍有不慎,那就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啊!
今天这事惠及天下寒门的事情,将来那些寒门举子们落榜之后,闲来无事那得说什么?
胡惟庸的脑海里都有画面了。
两个失意相公坐在酒楼厅堂里,其中一人“砰!”的一声一拍桌子,开口便骂道:“都是胡惟庸那奸相!”
“若非他当年阻挠太祖高皇帝德政,我等焉能落榜?”
周围叫好声响成一片,再来两个人,将今日朝堂之事,编成戏码,那自己可就是真的遗臭万年了!
我当个宰相怎么了?
我当个宰相,就活该被人戳脊梁骨?
谁爱吭声谁吭声!
胡惟庸已然打定了主意,当缩头乌龟。
而站在一旁的太常寺丞吕本见状,不由得咬了咬牙,手持玉芴向前一步低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公!”
在场的所有人目光,同时集中到了吕本身上。
朱元璋的眉头也不由得紧锁了起来,死死的盯着吕本咬着牙问道:“那亲家你的意思是......?”
吕本深吸了一口气,望着朱元璋朗声道:“启奏陛下,以臣为例,臣祖居寿州,自家祖吕焕,前宋末年,死守襄阳以来,历五代,方有今日之家财。”
“冰冻三尺,岂是一日之功耶?”
“天下士绅莫不如此,家财莫不是几代人宵衣旺食,趴冰卧雪,披荆斩棘而来!”
说到这里,吕本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望着朱元璋说道:“陛下,十年寒窗,故而凄苦,然何人不苦?”
“陛下此政虽属德政,但确实不妥啊!”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而后方能增益其所不足,陛下纯善,然此事,与拔苗助长无异啊!”
归根到底还是那一句话,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吕本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肃然,群臣看向吕本的眼神,都快要成星星眼了。
到底还得是人家世家大族啊!
这不瞬间就把场子给找回来了?
你讲道义,我讲公平,你讲公平,我讲道义。
论不要脸,还得是吕大人啊!
很快,都察院及六科纷纷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
很快,在吕本的身后,已然站满了言官。
只是这些言官们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的脸色,已然成了铁青色。
朱元璋冷冷的看着吕本问道:“那这么说,咱标儿娶了你家闺女,也是高攀喽?”
朱元璋的面色,已然逐渐的难看了下来。
此话一出,方才站到吕本身后的御史言官们,顿时便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便听到朱元璋勃然大怒的咆哮声:“若是如此,你吕本是不是还在家里指着紫禁城,要问上两句,凭什么你吕家几世公卿,要输给咱一个和尚?”
朱元璋就是彻彻底底的底层出身啊!
人家老朱从放牛娃到雄踞东南,连十年的时间都还没有啊!
按照你吕本的说法,那这龙椅,岂不是还得让给你姓吕的来做?
吕本方才的这句话,旁人听起来确实没什么。
但是屁股决定脑袋。
朱元璋听了那就像是在骂娘了!
“那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也都是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咱是不是还得给你们封个国公?”
“这皇帝干脆你来做吧!”
说罢朱元璋径自起身,做了个请的姿势。
这动作彻底把吕本给吓傻了。
这玩笑是能开着玩的吗?
吕本直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无疑是将整个淮西集团,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啊!
此时站在吕本身后的,那几个御史言官,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自己闲着没事,怎么就提起这一茬来了!
再看看另一旁的武将那一列,吕本才知道,什么叫想要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还没等吕本开口,在吕本的身后便传来了“哗啦啦”声响。
吕本,以及原本站在吕本身后的一众御史言官,顷刻之间便跪倒了一大片。
任以虚面无表情,缓缓说道:“人人都知晓读书可以翻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明朝的普通百姓家里,有多少人,真的读得起书?”
“书是读书所必须的,但是读书所必须的东西,难道就只有书吗?”
“十年寒窗固然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十年寒窗,吃什么,喝什么?”
“更何况,大明本质上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如果家中需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就意味着,这户百姓的家里,会失去一个劳动力。”
“纵然即便如此,按照一个,五口之家的规模,供养出一个读书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为什么没有?”
“因为压在穷人家上面的担子,是可以调整的!”
“除了田赋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叫地租!”
“而土地的主人,便是士大夫!”
“他们自己或许都没有意识到,但是人的贪欲是无穷的,他们会本能的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高。”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士大夫越有钱,后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新的士大夫。”
“而穷人则是生计维艰,活下去都难,更何况是供后人读书了!”
“如此一来,虽然时而有零星的穷人家的孩子,会从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成为一时美谈。”
“但是绝大部分的土地,财产,仍旧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
“那些零星的“寒门贵子”不过就是挂在穷人面前的一块饼罢了!”
房间里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士人皆以,耕读传家为荣。
何为耕读传家?
不就是收租,读书。
“砰!”的一声,朱元璋拍案而起。
“对!就是这么回事!”
对于任以虚方才所说的那些事情,朱元璋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就是朱元璋当年在凤阳,所遭遇的一切。
难道佃户就不知道,供孩子读书,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吗?
知道!
但是读不起!
你村里的地主,看着你家的日子稍见红火,就会上门来通知你,明年涨租!
也正是有这些事情,在屁股后面逼着,才把朱元璋给逼成了,古往今来的第一人!
朱标的眉头却依旧紧锁:“可是先生,问题在这里,那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任以虚悠悠的长叹了口气道:“首先就是要变革生产力。”
“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小农经济的衍生物。”
“只要让村里的乡亲们,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便有底气,将孩子送去上学。”
“村里所有的适龄学子,强制入学,而且一切开支由公家开支,不需要让家里负担。”
“同时还要将课程的难易程度,依次分级。”
“终有一天,获得了足够充足教育的穷人家的孩子,便会拥有,取代那些士大夫的能力!”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能给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发一些吃食。”
在场的众人无一不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入学读书?
这可是当年连孔圣人,都不敢放出来的话啊!
朱元璋整个人都傻了。
整个大明现在虽然人口还在恢复期,但大明全域的学龄儿童,起码也有近一千万人!
寻常人家,供养一个孩子开完蒙,都不是十两银子之内,能解决的事情。
即便是朝廷缩减缩减,一个孩子五两银子,那这也是五千万两银子了!
朝廷还得包吃包住!
每天人吃马嚼,那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这不就等于说是,大明替全天下的百姓,养三年孩子吗!
朱元璋都不由得的“咕噜”一声,咽了一大口口水。
虽然朱元璋知道,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是老朱也同样知道,自己一旦做成了这件事,自己将毋庸置疑的,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甚至是比肩秦始皇的千古一帝!
不心动是假的!
但是钱从何来?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看着任以虚苦笑道:“可是任先生,公家若是出不起这笔钱呢?”
任以虚淡然道:“老爷子,您觉得,公家的作用是什么?”
朱元璋闻言一怔,有些疑惑的喃喃道:“公家的作用?”
“自然是保护咱村里的乡亲们,不用被别的村欺负。”
“若是谁家有难处了,公家可以帮衬一把。”
“再有就是一些,零零总总的活,得有个人出来干着,帮着咱乡亲们,把这个村子给管好。”
听到老爷子的话,任以虚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道:“不,公家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其实是再分配。”
朱元璋等人均是听得一头雾水。
“任先生,您能不能就别卖关子了,啥是再分配啊?”
任以虚端起一旁的水杯,润了润嗓子之后,继续说道:“老爷子,您觉得,咱们村子里,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最理想的状态?”
“那当然是家家户户都有粮,娃娃们有书读,老人们都有人养着,对,逢年过节还得能吃上一顿肉。”
这就是朱元璋最质朴的想法。
当初在凤阳,朱元璋如果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就是掐死他,他也不会出来起兵造反。
这么好的日子,傻子才造反!
任以虚却在一旁笑道:“但是实际上呢?”
在一旁的朱樉脱口而出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说罢,朱元璋便狠狠的瞪了一眼朱樉。
大明又不是乱世,离那一步也远着呢!
被朱元璋瞪过的朱樉,也不得不悄悄的低下了头。
而朱元璋则是在一旁简单的说道:“有的穷,有的富。”
任以虚微微颔首:“天道者,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个时候,就需要公家出来,进行重新分配,将富户家里的钱,分给穷苦的百姓。”
“这也就是所谓的再分配。”
“而教育,便是再分配之中的,重要一环。”
“这笔钱可以想办法,让富人多出,或全出,穷人少出,或不出。”
“只有这样,穷人才有出头之日,而富人也会,时时感觉到压力,从而奋进。”
“如此一来,全村的生产效率,才会被提到最高。”
“穷人不会一直穷,富人不会一直富,这样一来,才能真正的做到,家家有粮,娃娃们有书读,而老人有所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