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初色小说 > 女频言情 > 让你统一明末!你统一全世界了?魏昶君大明结局+番外

让你统一明末!你统一全世界了?魏昶君大明结局+番外

斩悬 著

女频言情连载

魏昶君视察完了村落,仔细检查土豆种子覆土,水源引库,堆肥情况,如今堆肥还在进行,变成了每个巷子每天出两个人四担堆肥。顺着巷子一路到水库,家门前他一时间闻到香味,香味弥漫开来,魏昶君嗅着肉香弥漫。母亲程氏在做饭,她将家里仅剩下半个腊猪头炖上,肉香四溢,然后放上老道士蒙阴县捎来的蕹菜,味道极香。崇祯元年北方青州蔬菜多以常熟胡萝卜,嘉定香芋,杭州“补益人”的芡,娄县的菱最为出名。米饭熬的白米粥,整个堂屋味道散香,养的一只狸奴喵喵喵叫着,围绕火炉不断馋的打转。“昨日赶织棉衣三件,洛水道长奖赏白米。”程氏笑吟吟。“母亲可怪我将粮食放在道观,奖赏众人?”魏昶君喝着肉汤,浑身发暖。“不曾,你这么做必有用意。”程氏摇着头。“哥哥,为什么我们不留着粮...

主角:魏昶君大明   更新:2025-01-11 17: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魏昶君大明的女频言情小说《让你统一明末!你统一全世界了?魏昶君大明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斩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魏昶君视察完了村落,仔细检查土豆种子覆土,水源引库,堆肥情况,如今堆肥还在进行,变成了每个巷子每天出两个人四担堆肥。顺着巷子一路到水库,家门前他一时间闻到香味,香味弥漫开来,魏昶君嗅着肉香弥漫。母亲程氏在做饭,她将家里仅剩下半个腊猪头炖上,肉香四溢,然后放上老道士蒙阴县捎来的蕹菜,味道极香。崇祯元年北方青州蔬菜多以常熟胡萝卜,嘉定香芋,杭州“补益人”的芡,娄县的菱最为出名。米饭熬的白米粥,整个堂屋味道散香,养的一只狸奴喵喵喵叫着,围绕火炉不断馋的打转。“昨日赶织棉衣三件,洛水道长奖赏白米。”程氏笑吟吟。“母亲可怪我将粮食放在道观,奖赏众人?”魏昶君喝着肉汤,浑身发暖。“不曾,你这么做必有用意。”程氏摇着头。“哥哥,为什么我们不留着粮...

《让你统一明末!你统一全世界了?魏昶君大明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魏昶君视察完了村落,仔细检查土豆种子覆土,水源引库,堆肥情况,如今堆肥还在进行,变成了每个巷子每天出两个人四担堆肥。
顺着巷子一路到水库,家门前他一时间闻到香味,香味弥漫开来,魏昶君嗅着肉香弥漫。
母亲程氏在做饭,她将家里仅剩下半个腊猪头炖上,肉香四溢,然后放上老道士蒙阴县捎来的蕹菜,味道极香。
崇祯元年北方青州蔬菜多以常熟胡萝卜,嘉定香芋,杭州“补益人”的芡,娄县的菱最为出名。
米饭熬的白米粥,整个堂屋味道散香,养的一只狸奴喵喵喵叫着,围绕火炉不断馋的打转。
“昨日赶织棉衣三件,洛水道长奖赏白米。”程氏笑吟吟。
“母亲可怪我将粮食放在道观,奖赏众人?”魏昶君喝着肉汤,浑身发暖。
“不曾,你这么做必有用意。”程氏摇着头。
“哥哥,为什么我们不留着粮食自己吃?”魏染瑕好奇。
“不能留,这世道礼义廉耻道德规范早已崩坏,大明律人们不信任,大明朝的士子不再相信君子品德,而是为了一己私利甘愿做任何事情,大明朝的豪族更是割据一方,老百姓愈发苦不堪言,甚至茫然无措,不知道这世间还能信任什么?有什么可信任?”
“越是在这种世道上,越要行事干净,做事磊落,真正为民造福,体贴护民,如此才能得到民众信任依赖。”
“才能在这乱世做事。”魏昶君平静。
明末的百姓不是傻子,也不是杀人狂,他们之所以成为流民是茫然无比,是绝望至极,是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只能跟着张献忠,跟着李自成在之后崇祯十几年到处流窜。
东汉末年为什么张角的符水被百姓信奉神明,甚至几十万人百万人这般反抗,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百姓不相信地主,不相信一切,所以宁愿跟随张角死。
所以乱世最重要的精神理念是先竖立——信任感!
魏昶君这次吃的不多,他更多留给弟弟妹妹,他喝汤多,只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返回里屋,他取出书籍,迅速给现代回信。
这次笔锋锐利,字体刚劲,不再像是之前惶恐茫然,墨痕断连。
————西北地区农业部部长,史籍所学术团队,在场人员政审,学审全部过关才进入了西安历史研究会议成为旁听。
农业部长兴奋无比,他第一次见到这种规模会议,他是西部地区农业部总负责人,他不擅长种地,但他更擅长策划每一块区域该种植什么,如何达到种植最大效果,如何保证战略农业供应。
农业部长赵福平眯着眼睛,自己前来意味着绝对有大变化。
赵福平看着历史研究所,所有人围成一圈,而他在圈外旁听,圈内站着全是历史学顶级人物,包括组织部高层,大屏幕上投放着一个空白纸张,直到赵福平讶然看着,空白纸张上,像是有一个虚化的人,像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在上面书写————「土豆已种,堆肥颇多,月后追肥,水库已引,民心正聚,时日乱,青州府一带物价虚增七倍有余,怕灾不远..昶君记于农历戊辰年、龙年、1628年11月末丑时」
“1628年,则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的年号啊,崇祯元年。”西北农业部长赵福平眼神变了,如果不是在场高级官员和国级技术部门人员在场,他简直以为这是电影。
真的有人回到了大明最后一个年号......赵福平没时间感叹了,因为有人做了禁声手势,现场鸦雀无声。
穿越者后盾总负责人雷请议翻阅最新资料:“关于民间防御乱贼烽燧城墙建造计划启动如何了?”
“多地,多高校,多组织部进行,将获取最佳数据,模拟冷兵器时期最快效率最好的村级防御碉堡。”穿越者成长计划记录人陈科开口。
他同时记录:穿越者0.2困境:流民来袭,灾匪混迹,灭村之灾。
穿越者0.2基础盘:村心聚拢,民心敛化,种已备,发展可望。
“雷所长,大概两日后可发给穿越者建造村烽燧堡建造图纸和资料。”
“报告!我们在青州旧址发现了该资料,可能对穿越者不利。”青州旧址调研部成员有人皱眉,资料呈现到了大屏幕上。
《莒州1628年府试录》该书记录1628年科举考试中榜名单,但记录残缺,该文献来自民间收藏纸文,众多学者在纸张查找许久,终于找到一个名字。「虞守正,蒙阴县民,平民,良家子,担保人南洛镇楚菖秀才,考试地点为莒州,成绩为第二等第三名....」
在场所有人皱眉,神情愈发凝重。
穿越者这下可麻烦了。
虞家虽然灭了,但虞家老四在外面岁试居然出成绩了,成绩为第二等第三名,一举秀才,明年更是有资格参与科试。
科试类似现代高考,一旦成绩一二三等前三名将成为科举生员,拥有参加全省大比的资格,将前往南应天府,北应天府,各省贡院。
这是潜在危机——虞家秀才。
“虞家秀才目前构不成威胁,第一威胁的是冬季乱民,先度过乱民,在处理该秀才。”雷请议平静。
这就是古代危险性,一旦开始决断杀戮,要么斩草除根不留下隐患,要么时代混乱无人注意,不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盯上。
“西北农业部长参与制定一项长期计划「模拟古代万亩良田开发计划」关于如何将古代良田达到群体化,一成机械化,提高生产力。”
“敦煌研究所前往村烽燧堡基地进行测试查看,火烧刀砍,测试硬度和防御。”
“青州历史调研小组继续查看关于虞家老四古文记载,查看该人什么时间回底穿越者构成威胁。”
雷请议有条不紊,因为给他出方案都是一个一个撰写明末史的头部学者,这些学者熟悉明末的一切,从赋税到士子风气....这一刻会议室内,队伍有序撤离,每一个小队带头人都是国内高校核心人物,历史典籍传承者。
西北农业部长赵福平彻底相信了。
真的有人穿越到了崇祯元年,而现在在施展一切力量,让穿越者参与明末乱世,枭雄之斗。
“凝聚一整个现代大国,各部巅峰,尽一切力量扶持穿越者,真难以想象,此人会达到什么程度。”赵福平惊骇,要知道现在从基建,种植,农业,思想,人文,历史,教育,发展,科研各方面提供一切方案,并不断提前预测穿越者死因,完美避免。
那此人在十六世纪会达到什么地步?
有资格参与世界局势变动吗?
或者引领全人类.............

魏家小院内,长矛刺裂声响彻,反复冲刺,十名道士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了,但长矛突刺劲道从孱弱到凶疾。
洛水老道开始让人搬东西,骡车上塞满了各种劈柴,树枝,当柴火搬下来之后,最下面赫然放着木箱子,里面是一箱箱土豆。
“如果不用劈柴盖住,从蒙阴县到落石村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劫匪。”洛水老道苦笑。
“世道竟这般乱了吗?”程氏慌张,她一个妇道人家,终其一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蒙阴县城,那还是小时候随父去过,那是万历中期,路上虽遇到胥吏剥削,但并无匪患。
“蒙阴县城店铺多荒废,有钱者逃亡南方置办产业,投奔亲属,无钱者多数沦为佃户奴役,投靠大族。”
“靖边墩,烽燧堡内的军户土地被剥削严重,他们心生怨恨,完全不管各路匪患。”
洛水老道神情复杂,他想到昔日自己科举那年,天下不至于混乱,而如今何止是混乱,已经恶态百生,只等有一波反贼势力形成规模,如最初元朝末年刘福通造反,朱元璋和陈友谅。
魏昶君神情不变,依旧平静,崇祯元年需要低调至极,哪怕有反心也必须隐藏,崇祯二年,流民造反,崇祯五年局势混乱,崇祯八年,朝堂大臣针对流民制定清剿计划,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和李自成才开始势大,加上鞑子入关肆虐,大明才真正失去各地控制权。
各路家族,军阀贼匪控制各处。
所以前期他必须低调至极,不然枪打出头鸟。
土豆放在院子草棚下,稻草盖住,洛水老道有些担忧:“虞家仆人告知我,晚上虞家会邀请你,没准有危险。”
魏昶君点头,明末小地主这一关终究要过,尤其是未来在明末开始起势,所要面对的地主势力豪族门庭数不胜数,这些势力左右了一个王朝的根本。
晚六时,虞家仆人来请,抬着轿子,乡野轿子简陋,灰袍破轿,四个瘦弱面目愁苦的轿夫抬着,魏昶君都不忍心上轿,眼前轿夫像是营养不良快要晕倒一样。
估计又是虞家佃户,被虞家当成了仆从使唤。
真是吸血的时代。
魏昶君没上轿子,他声称出身卑微,仆从眼神愈发冷冷,抵达虞家,入了宅院。
虽十月末的季节,虞家装潢灰白,柴火摞的井然有序像一座小屋,院落仆从扫着院子和房屋。
如果不是仆人都枯瘦如柴,神情昏黄,这小院的确不错。
虞家家主虞惟渭头发花白,披着兔皮长袍,典型明末士子发髻,他颇为肥胖,在仆人搀扶下笑吟吟:“魏家出了好儿郎。”
魏昶君急忙装作一脸恭敬,缓缓作揖:“魏家小子拜见虞家家主,家主安康,气度愈发不凡。”
虞惟渭眯起眼睛,似乎很受用赞美,他伸手指着院中亭阁:“喝茶来。”
彼此对坐,魏昶君又是一阵客气,然后才装作颤颤巍巍坐下,细品茶,明代的绿茶多来自河北一代,但河北多战乱,茶质量并不好,而且生茶味重,一股涩感。
这是劣茶,也就是路边草棚卖的茶,这是给自己下马威啊。
但魏昶君依旧装作品茶,不断赞美,实际上他悄无声息看着四周仆役,分析虞家战力。
“吾长子于南洛墩为甲长,管六名军户,世道乱了,我和你父为故交,想扶持你家,你可愿入南洛墩,为军户,虞家庇佑你度过乱年灾世。”虞惟渭开口,他没有商量,语气不容置疑。
他说话时,周围仆役都不敢看,浑身颤抖,可见威严之甚。
魏昶君内心暗道,古代地主真不好对付!
好手段,逼迫自己成为军户随从,全家住进南洛墩,成为虞家护卫仆从之一,顺便把魏家的地屯兵,自己还得感恩戴德。
明朝军户制来自朱元璋,《明史·食货志》记,明律有云,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同时军户屯军要向朝廷交纳赋税,称“屯田籽粒”。洪武年间规定军屯“亩税一斗”而到了明末反而是朝廷用百姓的粮食供养军户,军户又被上司一层层剥削,导致军户基础盘崩塌。
而且成为军户后,子孙世世代代为军籍,不得交易,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自嘉靖年间起各地卫所制已崩,世袭百户、各千户成当地豪族,而低级军户沦为佃户和贫农。无力自给自足,明史云:“军士妻子,衣食不给,皆剜蕨根度日,饮恨吞声,无可控诉”,甚至军户典卖田地房屋或贩卖男女牲畜或白为军夜为匪只求维持生计。
成为军户随从,简直绝望,就连最底层的老百姓都看不起军户,生怕被军户牵连,世代受苦。
魏昶君看着周围,身后有四人稍壮仆役,腰间别着东西,估计这是明面上虞家武装力量,再次对虞家老太爷作揖:“兹事体大,容昶君对母汇禀。”
虞家老太爷摆着手:“明日答复我。”
说完他挥手,管家前来,开始送客,他已经不想装了,平日他对佃户动辄打骂,能够耐心和魏昶君说这么多已经烦躁了。
魏昶君依旧彬彬有礼,作揖离开。
而他内心感到一股恶寒,古代封建王朝歧视感对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虞家老太爷不过是蒙阴县周边农村一个小地主,最大的权势不过有一个甲长的儿子,要知道明代军户等级分为:五千人为指挥,千人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之后为保长,甲长。
保长是军户稍多的靖边墩,管理军户多一些,甲长就是管理一个小靖边墩,类似守护几个村庄险恶要口,防止匪患和鞑子,可以说属于军户官吏最低级最低级。
但哪怕最低级的甲长都能为祸乡里,甚至高高在上,成为土皇帝。
小地主就如此跋扈,视一切平民为贱籍,动辄打骂,随意驱使,乱年更是侵占田地。
明末大地主和豪族,还有那些大官家族又如何?
魏昶君在回家路上只感觉沉重,昔日现代时他只在明末记事本录,明史中看到明代地主阶级狠辣异常,但真正亲身感受才知道,老百姓简直生活在地狱。
阶级封建感近乎窒息。
回到家他喝了米粥便让十个道士继续练习长矛,而他进入房屋,取出「大明事感录」前半本,他迅速提笔,告知如今一切详情。
天际幽暗,风声猎猎,近四百年的时空差距,当崇祯元年十月末的风吹到现代时,西安科研所全体学者都感到了历史带来的沉重。

崇祯元年一条普通人人命价值几文?
若在陕西灾地,值一百文,因为可做肉干。
若在南直隶,官府会罚主家三百文,以示惩戒。
若在中原一带,一人死则连累全家被迫为奴或外逃南直隶。
1628年10月末,魏昶君在里屋并未睡着,他屋内火炉劈柴霹雳吧啦燃烧,土锅烧着热水传出呲呲声,屋内寒意稍驱,他仍然紧张,如果失败,死的不光是自己。
现代将失去一个可观察对话的穿越者。
魏家妇孺将颠沛逃亡,苟延为奴,道观将被人摧毁。
坐在火炉边,魏昶君深夜磨刀,昔日前身父亲留下的腰刀磨得锃亮,还有一把粗糙木柄短刀磨得闪着寒光,擦拭刀鞘,悬挂灰色长袍下。
魏昶君这一夜喝茶度过,另一面虞家宅院寒风簌簌,大多数仆人早已入睡。
麻子脸仆役莫狗柱蹑手蹑脚窜进厨房,将肚疼药放入水中,用竹竿搅拌,药融于水中,之后莫狗柱躲藏一边,他看到有丫鬟烧水,给老爷沏茶。
之后有护院拿着茶壶和点心离去。
莫狗柱眼神闪过恨意,他憎恨夺走他美好的虞家,现在他闻着身上骡棚的臭味,想着仆役三年,在骡棚忍受臭味和讥讽,想着父母劳累过度早逝他忍不住眼泪直流,全是恨意。
夜色幽暗,风声乍起,裹挟落叶乱舞,吹的窗户咚咚咚乱响,道观风铃传出震动声.....洛水老道眼瞳冷彻,戾气满目,他面对十名持矛道士:“该说我都说了,虞家不除,道观就没了,他们信仰邪祟教派,愚弄世人。”
十名道士尽管害怕,但还是握紧了长矛,现在他们才知道为什么这几日疯狂训练长矛。
天色终于亮了。
咕嘟嘟——米粥熬的很香,魏昶君穿戴整齐,一丝不苟,实际上就是穿着粗布灰袍,转圈喝着热米粥,肚子感到了温暖,一夜的疲倦被驱散,清晨寒意渐渐散去。
“君儿...”母亲程氏有些担忧,这几天她也看出来了,儿子这是要做大事。
“母亲在家等候便是。”魏昶君揉了揉弟弟妹妹的小脸,然后决然而去。
路上他看到老道士带着十名道士和他打了个招呼,这些道士看似赶着劈柴车,实际上车内放着长矛,他们都朝着虞家走去。
虞家老宅内,虞家长子虞呈喆在喝着白米粥,里面放了红糖,喝着甜丝丝的,跟随他来的两名军户也不断舔舐碗筷。
老家主虞惟渭摆着手:“仆役说了,魏家小子前来负荆请罪了,把他押走当军户去,他的弟弟放牛,他的妹妹卖给其他佃户,他母亲去军户种地,随便许配个老军户。”
虞惟渭云淡风气,这一波买卖虞家又进账不少,不但除了潜在危机魏家,接下来再除了南洛真龙观,建造万佛庙,虞家趁机扩大,有机会成为蒙阴县一方大族,想到这虞惟渭忍不住快哉哼唱着小调。
敲门声响,管家领着魏昶君走来,只见魏昶君神情沮丧,他对虞家主作揖,然后对于家长子虞呈喆作揖:“魏家前来投效了。”
虞呈喆放下碗筷,打量着这个所谓会预估天气神人,看到魏昶君沮丧样子,他有些轻蔑:“不过村间一劣童欺骗愚民罢了。”
“甲长教训的是。”魏昶君低着头,然后愈发弯腰,姿态卑微,他同时看着周围,一些打手都捂着肚子,神情虚白,像是上厕所拉的虚脱了一样,萎靡不振。
旁边麻脸仆人眼神扫了扫米粥,不动声色点了点头。
米粥也下药了,魏昶君眯着眼睛。
“虞家缺个放牛娃,你妹妹十二了,也该婚配了,你意如何?”虞家老家主一双三角眼瞥着。
“谨遵虞老。”魏昶君依旧低着头,如果自己不反抗,大概就是这种下场,全家随意被分割玩弄。
在古代封建王朝,一旦出身卑微,真是看不到一点光。
“跟我走吧,南洛墩。”虞甲老大虞呈喆开始披甲,不过随后他有点难受捂着肚子,脸色涨红。
“我这就送你们走。”魏昶君缓缓挺直脊背,站的笔直,再次看着二人时眼神冰冷。
其他两名军户也在捂着肚子,周围站岗的打手虚弱,还有人在茅房,都面色苍白。
“杀!”魏昶君猛然怒吼,腰间拔出短刀,他曾学过急救学,知道大动脉之处,他对准虞呈喆脖颈大动脉砍去。
旁边端着大茶壶的麻脸仆役猛然举起茶壶,早就瞄准好一个军户后脑狠狠砸去。
院外传出喊杀声,十名道士按照阵容不断刺来,有护院刚冲出直接被数跟长矛刺穿胸腔,虞家老二老三刚带人出来,被长矛捅成了血葫芦。
其他护院虚弱想反抗,直接被捅的肚穿肠流,周围丫鬟和一些仆役吓得哀嚎。
十名道士虽然颤抖,但这些天一直训练突刺穿插,劲道狠辣,老道士指挥之下,攻入内院。
内院一样鲜血飞溅,麻脸仆役像是疯了一样,举起红木板凳朝着虞老太爷头猛砸,之后对军户猛砸,多年屈辱就在眼前。
魏昶君杀了一个护院,另外一个护院吓得磕头哀鸣,他拿着腰刀沉默几秒,再次劈去。
一旦事情要做了,那必须做到底,因为这是古代王朝末年!
他没有时间后悔,不然虞家有人活着出去告官,那就麻烦了。
“除了妇孺,孩童,仆役,其他反抗全杀了。”洛水老道也沾了一身鲜血,他极其亢奋,甚至还要杀。
“别杀了,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解决大明贪腐了吗!”魏昶君皱眉,古代很多枭雄自以为杀戮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无非是缔造另一个封建朝代罢了。
“要建设,如果当地百姓都吃得起米粥,住得起房屋,生活无恙,幸福安康,哪怕我带领他们造反,他们死了也没有怨言。”魏昶君一席话说完,洛水老道眼神清明了许多,他对着魏昶君作揖。
“你让五名道士封锁村口,防止有虞家人活着去报告官府。”
“让一名道士去南洛墩,就说虞家遭土匪洗劫,虞家全家惨死,两名军户死。”
“让麻脸仆役去辨认尸体和仆役,如果有欺压百姓的恶仆,直接杀了。”
“将剩下虞家人先关在小屋,同时召集百姓,稳住民心!”
魏昶君一条一条平静布置,洛水老道迅速安排,人群分散离去。
落石村——正式变天!

一六二八年十月初二,辰时,也就是晨七点,天空阴郁,寒风凛冽。
一峰观老道士燃起火炉,照着铜镜给自己眼睛敷上消肿草药,他恨恨看着魏家:“还说今日晴朗,真是邪祟上身了,过了今日看我怎么为你除邪。”
魏家堂屋木门被风吹的咚咚咚响着,魏昶君指挥弟弟妹妹把家里的草席,草垫子,被褥,一些衣服全部拿了出来。
很脏的衣服泡在水里,被子悬挂柳树上,还有一袋袋糙麦,麦麸也拿了出来,半罐玉米面也在晾晒。
不过天气阴暗无比,不像是天晴。
母亲程氏在做饭,熬的米粥,这次没鸡蛋,程氏目光担忧依依不舍看着发霉的糙麦,这要是被雨淋了可就麻烦了,这天气怎么可能晴朗。
但程氏依旧默许,因为长子当家了,他必须当家主,如果自己当家,魏家旁系会趁机撵走自己这个妇人,收养这几个孩子当仆役使用,夺取魏家财产。
“兄长,万一不下雨如何是好。”妹妹魏染瑕惶恐不安,她不舍的抱着自己的小毛毯,这里面是棉絮和芦苇草尾混合而成,是父亲生前给她做的小毛毯,毛毯用的好几种狐狸皮,是她最爱的毛毯,实在是害怕被雨淋湿。
“相信兄长。”魏请议挥手,之后他让弟弟妹妹把被子故意晒在门口,还有门外水塘显眼处,总之必须让村民看到。
弟弟妹妹很懂事,开始照做。
破屋院前,草绳挂起一个个被褥草毯,风吹的衣衫和被褥舞动。
有村民路过,有好心的村民急忙劝阻:“魏家疯了吗,万一被雨淋了,你们还活不活了。”
要知道阴天下雨风声冻人已经持续数月了,怎么可能晴天!
魏染瑕蹲在屋檐边扒拉着米粥,她把陶碗舔的干干净净,对外很有信心:“兄长说今日晴朗,你们也去晒被子吧。”
村民顿时恼怒离开,嘟囔着:“魏家出了痴儿了。”
天寒,十月初还不是农忙季,地早就垦了,小麦种子刚洒下,草也除了,粪水也施了,日子艰难,小农村没什么事干于是闲话传出,上午六点到八点,便已经传的整个村子都是了。
说魏家晒了粮食,甚至还洗了所有的食物,这一切都是大病初愈——魏家长子所为。
不少人称魏家老家主在驿站得罪了妖魔,妖魔带走了老家主,现在妖魔还带他儿子和全家了,到时候遭了雨水冻死饿死。
不少村民甚至勒令自家儿子禁止去魏家门前,防止被邪祟缠上。
于是上午九点,魏家门前人开始少了,魏昶君在指挥弟弟妹妹把驴也牵出来,反正家里能晒得都使劲暴晒,院子里几乎堆满了破烂。
程氏木讷,她已经跪在地上祈求老天爷天晴。
弟弟妹妹和魏昶君都累的在堂屋休息,靠着火炉,不敢多放劈柴,只能放一点,因为柴火在古代太珍贵了。
天空忽然传出闷雷声,程氏在院子里吓得浑身打哆嗦,弟弟妹妹已经开始费力搬院子里东西了,他们都觉得要下雨。
直到几声闷雷后,乌云一瞬间被阳光撕裂开一道口子,裂口蔓延,一束阳光洒落魏昶君身前,他伸出手抚摸阳光,然后第二束,第三束洒落地表,乌云被阳光撕裂....天光大亮,不到半个时辰烈阳高照,炙烤大地。
程氏激动的拿着木棍不断敲打被褥,灰尘飞起,她不善言辞,只能一个劲笑着。
魏染瑕激动的抱住兄长,不断说着:“出太阳了!”
之后魏染瑕和魏昶琅按照兄长要求,到处说着今天晴朗天,不少准备外出的猎户,打鱼人,开垦村民,军户都纷纷怔住门前,看着太阳蠢蠢欲动,无比兴奋。
但有自以为有经验老妪老成说着:“天色诡异多变,等会就下雨,莫要遭灾。”
于是落石村只有十几户人家没外出,就为了晒粮食和被褥,因为近两个月全是阴天,被子可以潮,粮食潮了怎么办,但有一些人没敢晾晒,害怕招灾。
上午到下午,魏昶君晒了一天太阳,喝了两三斤热水,他只感觉身躯温暖了许多,就连被褥闻起来都有一股太阳炙烤的独有香味。
糙麦里的虫子都被晒没了,晚上程氏熬了米粥,做了几个野菜黄窝头,她咬了咬牙又用豆油炒了两个鸡蛋。
桌子上还放着咸菜条,魏昶君看着弟弟妹妹瞪大眼睛看着炒鸡蛋,不断吞咽唾沫,但谁也不夹一筷子。
魏昶君只感到心疼,他分给了每个人一块,要求所有人必须吃,这一晚上睡的很香甜,盖着暖乎乎不再潮湿的被子,魏昶君舒服的伸直了腿,他感觉身上和屋内的寒意都消散了许多。
又是辰时,初破晓,魏昶君是被吵醒的,邻里王婶拿了一点野菜客气着,缩着脑袋看着魏昶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魏昶君装作神神秘秘:“王婶,今天晾晒只能上午晒,下午和以后都没时间了。”
王婶激动点头,放下野菜迅速离去。
之后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都是拿着不值钱的野菜或者浆果,小鱼前来询问天气。魏昶君如实告知,那便是只能上午晾晒,下午天气恶变。
魏昶君想着后世大国给予自己资料:「初二天气晴空阳出——初三天气初时晴,过半骤变,鬼哭雹雨——之后寒冬已至」
直到老道士一脸讨好前来,他用油纸包着一块腊肉不断夸赞魏昶君有如神助,仙人下凡等词汇,在得到满意答复后老道士离开。
上午整个落石村只有两三家没晾晒东西,其余人家都趁毒辣太阳赶紧晾晒,过了中午时,还有人想要晾晒,一些老妪看着毒太阳让家人继续晾晒,说魏家小子懂什么,这天气会晴朗一天。
中午道观内老道士看着毒辣天空,思考是否收拾被子,他咬了咬牙选择收被子。
中午午时刚过,没有闷雷,天空几乎转瞬乌云压盖,暴雨疾驰呼啸,雨水中夹杂着冰雹,噼里啪啦宛若利剑砸来。
“快收被子!!!”有人家没来得及收被子,连连哀嚎。
“高粱米要被淹了!”
“天杀的雨啊。”
“幸好俺家收了被子,听了劝。”王家小院,王婶倒吸冷气,她看着暴雨不断庆幸,自己听了魏家小子中午收了被子和粮食。
道观内,老道士看着冰雹大雨浑身发抖,他刚收完被褥,侥幸躲过一劫,现在他颤抖看着魏家:“魏家长子神仙上身了。”
老道士看着香客,声音忽然虔诚:“魏家长子得神上身,前来救人了。”
老道士反应很快,他知道只有这么说,才能弥补自己之前犯的错,他开始查看道观腊肉,狠心咬牙拿了一个腊猪腿披起蓑衣,朝着魏家赶去。
还有一些离得近的村民按耐不住好奇和敬畏,也朝着魏家赶去,这次开始拿着一些好的物品,品质稍好的浆果,猎到的野兔子。
魏家第一次成为落石村瞩目之地。

敦煌历史研究所所长、穿越者后盾组织成员、记录和基建类组长陈科感觉自己回到了一千年前。
他位于西安木业影视基地,这里有着一座座木质结构还原古代的佛庙,殿堂,门户,多用于纪录片和电影拍摄,普通电影完全没资格前来取景。
而现在这里大部分木头开始被拆卸,专业古基建团队重新将木头搭建成“印第安攻城堡明代洪武年间边镇防御碉堡”
具有西汉时期御边汉镇连环土堡,唐代龟兹古城堡群,还有村堡设计。
历史基建学者团队为技术顾问。
各大高校基建古工程学生小组为工程师。
国内古建筑大师为带领工人,分别建造不同碉堡,用料模拟明代用料结构,建筑风格模拟明朝,建筑人员等一切还原古代。
“穿越者将获得村级堡垒图纸,大型靖边墩堡垒建设表,甚至还有小型乡镇堡垒图纸,小型城基建图纸。”
“这才是根据地该有的防御。”
陈科力图让穿越者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以最完美的姿态进入这乱世。
另一边,青州旧址处,考古人员在整理崇祯元年到崇祯五年当地考生录,出土详情,文字统计,在里面找一个叫虞守正的考生。
——魏昶君面前放着一堆书,大部分全是关于明代童子考详情录感,这是虞家老四收藏的科举书,闲暇时期他经常翻阅,如果在明末造反,他必须熟悉明朝文化政治,努力让自己成为晚明时期著名文人。
第一历史留名,便于后世观察自己。
第二在明朝文人,百姓,包括政坛都拥有一定影响力,之后起兵时更会获得支持。
在明末如果光一味的学习张献忠,李自成流寇之法,断不可行。
但如果光一个劲广积粮练兵也很难,因为明末局势太乱,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根本藏不住,除非成为明朝某一地方行政大员,趁机起势雷霆迅击,一举定夺山河。
所以他有时间就挑灯夜战,翻来覆去的看古籍原本,在现代时他便熟读现代删减过的春秋书记,夫子大义,现在他看明朝版本的圣人论,策论,古代状元殿试对策图等书并不难,只是需要以封建思想来思考科举策论。
锅里熬着米粥,里面放了一些红糖,魏昶君喝米粥的时感觉飘飘欲仙,好久没喝过甜的了,至于弟弟妹妹喝着小心翼翼喝着,不舍得浪费一点。
红糖太过珍贵,该红糖自南直隶江阴城艰难运到青州,走水道运到淄地,之后马车运到蒙阴,老道士之前道观存储,连他都不舍得喝,天气太冷他拿了一些送给了魏家。
魏昶君将红糖送给了村里一些患病体弱的老人,孩童,自家留下了一点。
洛水老道不理解为什么。
魏昶君没有解释,在明末想要做事如果小家子气那和李自成有什么区别,这些人都是汉人,都是一个血脉,没有亲疏贵贱——这也是现代一直隐晦告诉他的一点。
现代大国强调——「穿越者,希望你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定要帮助善待这些先祖,他们是现代人的祖先,生存艰难困苦,万不可将他们当做历史符号,把他们当做一条活生生的人,让他们在这个时代像个人一样活着」
我会的,我会尽一切力量改变历史惨剧。
这是数次深夜魏昶君对自己说。
如今十一月已过,十二月的青州不光是寒冷了,凌晨时有风声裂窗,窗花被薄薄一层冰覆盖,敲打窗棂能听到薄冰裂开哒哒声。
呼呼呼——打开窗户一股风雪吹来,好似是水浒传的风雪神庙。
魏昶君冻得发抖,他急忙穿上棉袄,披上蓑衣,打开门之后天地雪白一片,屋檐堆满积雪,土地覆盖雪花。
穿着兔皮靴脚不至于寒冷,但没有厚棉裤,腿冻得有些晃悠,魏昶君提着灯去了道观,喊醒道士,之后喊醒麻子莫柱竣,一行十几人开始挨家挨户检查窗户漏风,有些破旧稻草屋被积雪冲垮,有道士背着村民先送入道观临时居住。
很多村民后半夜都没睡着,一些人在被窝抹着眼泪看着魏昶君冻得手通红给村民补窗户,并且铲除房屋积雪。
很多族老喃喃自语:“怕是自洪武年间到现在,也未曾有过如此里长。”
“我们贱民百姓,何曾被如此温暖对待过?”
于是其他百姓也冒着严寒走出,自发铲雪,防止积雪冻结土壤,闷坏土豆种子,还有人帮忙铲雪,天色漆黑,但很多人提着油灯,一盏一盏点亮村子。
洛水老道有些心疼看着米粥,他的红糖被放入米粥,但凡干活的每人一大碗暖身子。
很多村民喝完米粥还舔着碗。
“现在你让这些村民去造反,他们也会去。”洛水老道趁没人的时候,喃喃自语。
“只是未来你要成为君主,何须如此,你只需有军队和良田,有制度和威严便可。”洛水老道疑惑。
魏昶君没有解释,四百年前古人自然不知道现代人接受过什么教育,尤其是魏昶君还是谠员,青年团员,优秀支教教授,真正接受过现代系统化学术学习。
天光大亮时村子外积雪三指深,伴随凛冽寒风,但村子内但凡种植土豆地都无积雪,屋顶积雪被铲除,整个村子在南洛山川雪白大地像是墨水滴落,也像是劈向恶劣寒灾的一把火棍。
“小冰河世纪名不虚传,这还只是开始,真难以想象崇祯十三年的雪灾,冻伤无算,地皆白骨。”魏昶君将雪灾详情写给现代,让现代用于文学记录。
之后洛水老道敲锣打鼓开始召集村民道观前集合,零零散散,从老到弱,各氏族群纷纷前来,大部分畏畏缩缩进入道观才停止发抖。
道观点着三盆火炉,让人暖和了许多。
魏昶君看着众人只感到心酸,大部分人穿着单薄粗袍,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冻疮,手脚,脸,耳朵,脖子。
“先发棉衣,每户人家一件棉衣,谁外出谁穿。”
魏昶君开口,母亲程氏开始发棉衣,领棉衣的人家抹着泪,反复揉搓棉衣不敢相信。
村民五十七户总共领取五十七件棉衣。
其中莫柱竣,十名道士,程氏和制作棉衣的老妪,民卫青壮年各奖赏一件棉衣。
耋耄之年老者,弱弱待抚的一岁-四岁孩童各领取一件棉衣。
总共120件棉衣全部发放完毕,虞家棉花,蒙阴县城购置的棉花和杂棉全部消耗殆尽。
现在道观内,不少人穿着棉衣,来回打量,参加民卫的自豪无比,拍着棉衣只感觉暖洋洋的。
莫柱竣忽然带头磕头,他第一次心甘情愿的磕头,感恩一个人,甚至愿意为里长赴死:“里长之恩,没齿难忘!”
其他人纷纷磕头,异口同声,一百多人声若铿锵群鸣,冲散了房顶积雪:“里长之恩,没齿难忘!”
.........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